
作者:南阳中医药学校招生办 时间:2023-09-26 10:50:28
南阳中医药学校
三年制普通中专药剂专业培养方案
(2023)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药剂(7203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以3年为主,可以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获取1或2个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药商业和药品生产企业,培养从事药品采购、储存、物流管理、销售、咨询;面向医疗机构,培养从事处方调剂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医药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热爱医药事业,具有为大众健康服务的精神和安全用药的责任感。
(3)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医药企业文化素养。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就药品信息与客户进行交流。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备的医药基础知识和医药商品知识。
(2)熟悉药事法规,具有明确的质量意识。
(3)能初步应用计算机系统处理日常药品营销、物流和调剂工作中的信息。
(4)熟悉药用微生物知识、储存医药商品知识。
(5)能鉴别药品的外包装相关信息,发现问题能正确处理。
(6)掌握药物、药剂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分别解决处方调剂和药品采购、销售、仓储、物流管理等工作中常见问题。
药剂专业的三个专业(技能)方向的技能要求
六、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医药营销
本科:药学、药事管理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 学时 |
1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3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4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5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60 |
6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28 |
7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28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64 |
9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28 |
10 | 艺术鉴赏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熏陶艺术情怀。 | 32 |
11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并注重培养学生读史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历史学习材料,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 32 |
(二)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药用化学基础 | 药物化学基础是药剂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化学基础课与药物分析、药剂学、临床药学等应用学科之间的桥梁,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掌握和了解药学专业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课程编写坚持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本着"必需、够用"为度,力求体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 | 128 |
2 | 医学基础 | 熟悉正常人体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熟知常见疾病,能对常见疾病作出初步分析;了解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识。 | 128 |
3 | 中医药基础 |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形体官窍)、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常见中药。 | 64 |
4 | 微生物基础 | 该程主要介绍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和特异性防治及免疫学的有关知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 | 32 |
5 | 药事法规 | 主要内容是药事管理相关基础知识、我国药事管理体制、药事管理法律法规,药品生产、使用、经营等方面的药事管理。旨在使学生具备药事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 72 |
6 | 医药商品基础 | 内容涵盖药理学、商品学、医药管理法规、医药物流与储存、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药剂学、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横跨面宽,知识量大,对综合素养的要求较高。主要阐述医药学与商品学的基础知识,让两者桥接起来,让学生对医药商品具有全面系统的综合认识。 | 64 |
7 | 药物学基础 | 《天然药物学基础》是中职药剂专业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天然药物基源、天然药物鉴定和炮制技术,是一门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课程教材。为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医护理的高级人オ莫定了基础。 | 64 |
(三)专业方向课程
1 | 药品分析基础 | 主要内容是常用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旨在使学生能够按照国家的药品质量标准,对药物及制剂进行质量鉴定,对药物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对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进行观察、检测与养护,以确保药物的疗效与安全,为今后从事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 64 |
2 | 药理学 | 本课程是中职药剂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熟悉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一般原则和基本治疗方案,了解重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预防和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开展药学服务、健康科普宣讲和从事药剂专业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 64 |
3 | 临床疾病概要 | 《疾病概要》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药剂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基本规律、临床上疾病的诊断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思维方法有一定了解,对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有一概要认识,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为后期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奠定基础。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 64 |
4 | 药物调剂技术 | 掌握药房基本结构与工作规程、处方的应用、药品包装与说明书的使用、药品的剂型及用法、药物配伍及处方应对常规、药品调剂操作常规、中药煎煮技术、特殊药品的调剂使用、常见非处方药的使用指导和药品的合理应用等方面的技能。 | 96 |
5 | 药物制剂技术 | 主要内容是常用药物制剂的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等工作所必需的药剂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 96 |
6 | 药品检验技术 | 《药物检验技术》是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培养药物质量控制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根据相应的药物质量标准,借助于化学、生物、仪器等检测手段,对药物进行鉴别、含量测定、以及对药物有效性、均一性、纯度与安全性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判断被检测药物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一种技术活动。 | 64 |
7 |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 | 熟悉从事医药商品工作的技能,包括药品的仓储管理、药品的入库与发放,药品的保管养护,不同剂型的药品保管养护等技能;掌握药库药品保管的方法,具备从事药库管理、药品保管养护工作的能力。 | 32 |
(四)专业选修课
1 | 商务礼仪与沟通 | 掌握必要的商务礼仪知识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走向成功的必备通行证。本课程主要讲授求职应聘、个人仪表服饰、商务通讯、商务会谈、商务社交活动等实用礼仪知识,注重从同学们的实际出发,采用模拟互动、案例分析、心理测试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各个专业的同学都能经过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与综合素养,增强在现代社会中有效交往、不断竞争获胜的筹码。 | 32 |
2 | 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 | 按照药店规程独立完成药店各项常规操作,协助完成药店常规管理;能对常见病进行基本的鉴别和判断,正确介绍医药商品并对顾客进行基础的用药安全指导。 | 32 |
3 | 临床合理用药 | 主要包括药物基本知识简介,含药物相关概念、药物作 用基本规律、体内过程及影响作用因素等;抗微生物药物、作用于循环系统药物、作用于内 脏系统药物及作用于神经系统药物等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常用药物及其合理使用等内容。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临床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并对药物的合理使用有个全面 的了解,走出药物使用的误区,对生活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32 |
4 | 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 | 主要内容是学习药品零售企业的开办、选址及业务管理,药品批发企业的开办及业务管理,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销售管理等,培养学生药品经营与管理的各项技能,以适应医药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 32 |
(五)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同时,保证实习岗位与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并覆盖执业准入标准的内容。
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各岗位进行轮流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八、教学时间安排及学分要求
(一)教学时间安排
共安排教学67周(共四学期,第一、四学期教学周分别为16周、16周,第二、三学期教学周各16周),考试4周,毕业实习40周,国防及入学教育1周,毕业教育1周,假期27周,机动4周(用于安排见习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药剂专业教学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二)专业进程表
科目 | 课程编号 | 课 程 | 学分 | 学 时 数 | 考核方式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总计 | 讲授 | 实践 | 1学期 | 2学期 | 3学期 | 4学期 | 5.6学期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40周 | ||||||||
公共基础课程 | 22010101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220101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22010103 | 哲学与人生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22010104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22010105 | 语文 | 10 | 160 | 128 | 32 | 考试 | 6 | 4 | ||||
22010106 | 数学 | 8 | 128 | 96 | 32 | 考试 | 4 | 4 | ||||
22010107 | 英语 | 8 | 128 | 96 | 32 | 考试 | 4 | 4 | ||||
2201010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4 | 64 | 32 | 32 | 考查 | 4 | |||||
22010109 | 体育与健康 | 8 | 128 | 128 | 考查 | 2 | 2 | 2 | 2 | |||
22010110 | 艺术鉴赏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22010111 | 历史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小计 | 50 | 800 | 496 | 304 | 22 | 18 | 4 | 6 | ||||
专业核心课程 | 22040201 | 药用化学基础 | 8 | 128 | 96 | 32 | 考试 | 4 | 4 | |||
22040202 | 医学基础 | 8 | 128 | 96 | 32 | 考试 | 4 | 4 | ||||
22040203 | 中医药基础 | 4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22040204 | 微生物基础 | 2 | 32 | 24 | 8 | 考试 | 2 | |||||
22040205 | 药事法规 | 2 | 32 | 24 | 8 | 考试 | 2 | |||||
22040206 | 医药商品基础 | 4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22040207 | 药物学基础 | 4 | 64 | 48 | 16 | 考试 | 4 | |||||
小计 | 32 | 512 | 384 | 128 | 8 | 12 | 12 | 0 | ||||
专业方向课程 | 22040301 | 药品分析基础 | 4 | 64 | 48 | 16 | 考查 | 4 | ||||
22040302 | 药理学 | 4 | 64 | 48 | 16 | 考查 | 4 | |||||
22040303 | 临床医学概要 | 4 | 64 | 48 | 16 | 考查 | 4 | |||||
22040304 | 药物调剂技术 | 6 | 96 | 64 | 32 | 考查 | 6 | |||||
22040305 | 药物制剂技术 | 6 | 96 | 64 | 32 | 考查 | 6 | |||||
22040306 | 药品检验技术 | 4 | 64 | 48 | 16 | 考查 | 4 | |||||
22040307 |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小计 | 30 | 480 | 344 | 136 | 0 | 0 | 12 | 18 | ||||
专业选修课程 | 22040401 | 商务礼仪与沟通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22040402 | 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22040403 | 临床合理用药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22040404 | 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小计 | 8 | 128 | 96 | 32 | 0 | 2 | 0 | 6 | ||||
课内总学时及周学时 | 120 | 1920 | 1320 | 600 | 30 | 32 | 28 | 30 | ||||
集中实践环节 | 22010501 | 入学教育 | 1 | 1周 | 1周 | 考查 | ||||||
22010502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2 | 2周 | 2周 | 考查 | |||||||
22010503 | 综合实训 | 5 | 5周 | 5周 | 考查 | |||||||
22010504 | 毕业实习(含毕业教育) | 40 | 40周 | 40周 | 考查 | |||||||
小计 | 48 | 48周 | 48周 | |||||||||
总计 | 168 |
九、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公共基础课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课堂提问与班级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等实践方法,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以幻灯、投影、计算机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门基础课。公共基础课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商,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改变“以课堂为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过程,强调学生的实践、发现和探索过程,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试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学习贯穿始终,尽早让学生进人工作实践学习,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增加学生在学习期间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训练。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体现职业技能培养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规律,突显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特点。
(二)教学管理
学校应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校的教学管理细则或实施办法,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教学文件及相关教学资料。要合理调配教师、实习实训场地、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等教学资源,为课程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教学环节应有科学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教学质量检查、分析和监控制度化,执行规范、严格并有创新。要及时、系统地搜集和分析教师、学生以及行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改革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教学评价
要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有教师和学生参与,也要注意吸收家长和行业企业参与。应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校内校外评价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评价与学业考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应体现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包括测验、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等;结果性评价包括课程结束考试和毕业综合考试等。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知识在岗位工作实践中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认真负责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医疗安全、与人交流、人文关怀、团队合作等的职业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毕业实习主要科目应进行出科考核。考核方式应按照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和实施方案,主要对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任务完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完成后应进行考核分析,要将分析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相关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并将其用于改进教与学。毕业考试科目: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基础、药物调剂技术。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国家认可的西药药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医药商品储运员等资格证书。